第(2/3)页 这简直是雪上加霜。 一名海军将领把作战笔扔在了那里,无奈的说道:“和谈吧,他们只想要会属于自己的租界和而已,这根本不算什么?我们何必让我们大英帝国的根基动摇呢。” “他们在印度也在搞事情,现在印度人也准备拿起枪了,如果在这样下去,大英帝国的一切就都玩了。” 一些鸽派不希望战争的军人,发出了声音。 以丘吉尔为主的鹰派则是不希望战争就这么结束,就这么失败,可这个时代已经不是陆军的战争了。 他们在很多地方派遣了陆军,派遣了大规模的坦克,大炮进行阻击,但人家根本没想过登录,一轮一轮的轰炸,就足以毁灭英国。 英国足够大,但真正有用的城市其实就那么几个,因为伦敦的被轰炸,所以在国际上颜面尽失了。 他们联系了日本,日本自然愿意合作,可日本一点办法都没有,都帮不上,他们的失败已经不可避免。 如果真达成了合作,才是真正的把自己拉下来水。 至于说,法国。 法国是高兴的,法国战败时,法国人民丢尽了掩面,在国际上一点地位都没有了,但此时英国同样了。 法国人民再次抬起了头,笑呵呵的看着英国倒霉呢。 这么一系列分析下来。 英国几乎唯一的援军就是美国了。 张伯伦听着下面人的议论,知道在议论下去也没办法,所有人其实都是在等着他下决断呢,他作为一个保守派的总理,其实是希望早点打完这场仗的。 他想了想之后,自顾自的走到自己的办公室,拿起了电话,联系了罗斯福。 美国、英国虽然也打过仗,但奈何是同宗同族的存在,都是盎克鲁撒克逊人的后代,此时一打过去。 张伯伦就直接说了,“罗斯福总统,你感觉我的国家是不是继续这场战争啊。” “战争是最不该出现在这片世界上的,交出公共租界和,你们将是世界上领袖,但你们选择了打仗,那么就是这样的结果了。” 罗斯福此时的美国,还没有成为世界第一大国,所以国内基本都是孤立主义,不去管其他国家乱七八糟的事。 当初日本人偷袭珍珠港,据说罗斯福就是知道的,就是为了让国会通过开战,要不然根本无法打。 此时,罗斯福也很清楚,那就是美国不会趟这趟浑水的,不会来帮英国的,所以就劝说道:“让世界恢复和平吧,伦敦的建设,我们可以帮忙。” “······” 张伯伦彻底明白了,美国也不会帮忙,沉吟了一下道:“我去见见我们的国王吧。”没在参加会议。 直接坐着汽车找到了此时在庄园里避难的乔治六世。 第(2/3)页